“kubesphere不是青云的,而是属于社区的。”kubesphere容器平台产品经理于爽这样对记者解释kubesphere的产品属性。
早在2018年,kubesphere刚刚面世时,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就表示“kubesphere将会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”。在经过一年多的打磨之后,开箱即用成为了kubesphere的优势功能。于爽强调,这是一款面向社区的产品。更直接一点来理解,这款产品已经开源给所有的开发者,与青云没有很强的关联性,可以说是其本身的社会性质要大于商业性质。
在所有企业都在加快数字化步伐,迈入云原生时代的当下,青云推出一款面向社区的“划时代产品”,这样做的路径是怎样的呢?
云原生时代的基础设施
如果要理解kubesphere是怎样的一款产品,那么首先要理解云原生时代对于企业的必然性。
cncf基金会给出的云原生的简单定义是,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、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,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。
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看,云原生是解决客户在企业业务落地时适应数字化、互联网化趋势时,一个基础的解决架构。云原生虽然只有三个字,但其包含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、服务网格、微服务、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等。
云原生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构建容错性好、易于管理、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。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,云原生技术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对系统作出频繁、可预测的重大变更。这对于许多迈向数字化的企业来说,是非常好的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。
根据相关数据统计,有73%的企业已经至少采用一个或者一项云计算应用或者技术。有51%的企业cio表示业务模式的变革正在发生。随着5g时代的到来,数字化技术发展越来越快,企业业务亟需变革,而it技术也需要快速发展以满足企业所需。
为了应对频繁变化的业务模式,企业开始从云时代跨入云原生时代。gartner报告称“到2020年,大概有75%的全球化企业将生产中使用容器化应用。” 从这个角度来看,可以说企业必然将从云时代走向云原生时代。
我们看到,在云原生的时代下,企业应用是基于容器打包构建的,为了运行一项容器化的业务,需要有支持容器的平台。gartner对此的预测是,云原生应用架构将在2-5年内达到“plateau of productivity”,即在企业所有的it基础设施都可以用云原生阐释和构建。
而在这其中,kubernetes已经成为云原生落地的事实标准。它的特点是,可跨基础设施做应用迁移、版本演进快速,更新迭代快、扩展简单且标准,这些都让kubernetes成为了企业的首选架构平台
kubesphere:kubernetes之上聚焦业务应用
kubernetes是基础支撑平台,但还无法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。如果打个比方的话,那么kubernetes就是一个毛坯房,如果想要入住,还需要硬装软装,才能成为一个舒适温暖的家。
而kubesphere则是这样一个容器平台,能够让这个“毛坯房”焕然一新。从定义来看,kubesphere是在kubernetes之上构建的分布式操作系统,是用于数据中心的、可插拔的企业级多租户容器平台。
kubesphere的产品目标是“聚焦业务应用”,因此所有的功能体验都是围绕应用设计的。青云在产品开发之前都会跟社区用户、青云现有的企业用户进行调研:企业现在的使用模式是怎样的,期待的模式是怎样的,汇聚并梳理所有的需求,提炼并最终展示在kubesphere容器平台上,从而形成很好的用户体验。
于爽表示,kubesphere的最终目的就是两个:降低平台落地的成本,降低用户使用的成本。
开箱即用的云原生全家桶
而社区则将kubesphere称为“云原生全家桶”,这是因为kubesphere提供了很多可选的功能组件,用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,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有选择的使用。
在这其中,青云赋予kubesphere最重要的功能便是“开箱即用”。“在云原生的势头之下,我们希望kubesphere可以开箱即用、运维友好,把所有后端的技术细节屏蔽掉,尽我们最大的可能帮助用户节省学习成本,用户可以迅速上手,提升用户的效率。”于爽说道。
kubesphere的很多功能是可插拔的,这是因为企业的诉求是多种多样的,从企业的角度来看,最为方便的模式便是需要什么,直接打开就可以很好地在平台上无缝的使用。于爽认为:“在企业里这个平台肯定是多租户的,因此需要有相应的租户管理体系支撑。”
其次,kubesphere提供健壮的容器基础设施。青云的sdn、sds产品,包括qingcloud云平台,都跟kubesphere有很好的整合。kubesphere既可以安装在青云之上,也可以安装在其他云平台、物理机或者vmware之上。
最后,kubesphere拥企业级增强特性。极简人机交互,运维友好、安全合规:80%以上的操作可通过极简的向导式图形界面完成;多租户统一身份认证+三层级权限管理,租户之间三层网络隔离,保障数据安全;支持自动化、集中化统一运维,秒级频率、双重维度、十四项指标全方位立体化、可视化的监控;符合企业既有it管理规范,兼容企业传统it架构。
开源:面向社区
从2018年4月,kubesphere的第一行代码在github上开源。2018年7月发布kubesphere 1.0,借助青云的cic大会正式发布并宣布全面开源。
随着产品不断迭代,2019年4月,青云在北京办了一场主题为“大道至简”的kubesphere产品发布会,发布了 kubesphere 2.0版本,并宣布加入cncf基金会。2019年6月,通过qingcloud 云平台,青云交付了kubesphere公有云服务(qke,qingcloud kubesphere engine)。在2019年11月,kubesphere又发布了2.1版本,除了对现有功能做了很多加强外,通过社区用户、企业用户反馈整合,又提供了很多新的企业级功能。
于爽强调:kubesphere是很独立的开源产品,和青云没有很强的绑定关系。我们从产品设计之初,就说过:“kubesphere不是青云的,而是社区的。”
目前,kubesphere已在很多的商业客户落地,行业覆盖银行、保险、制造业、航空公司、互联网公司等。
通过社区推动产品发展
谈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,于爽表示,青云qingcloud希望通过社区推进kubesphere的发展。他说道:“我们在线下的meetup、线上github开源社区,都在不断收取社区反馈,他们对哪个场景更关注,就会把这个产品的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倾斜。”
在2020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,青云会在公有云上交付更多围绕容器、kubernetes、云原生的功能。跟kubesphere的宗旨相同,虽然这些技术很酷,但有很高的学习成本,青云会帮助用户尽可能屏蔽所有后端的复杂性。
于爽透露,2020年第三季度,青云会发布kubesphere 4.0版本,在这一版本中会推出和企业用户关联度比较大的功能,包括计费功能,ai模型市场等,把青云的ai算法、第三方ai算法等能力更好的提供给终端用户。
于爽感叹:这是云原生最好的时代,也是不得不云原生时代。而在这一时代中,kubesphere作为开箱即用的云原生平台,将会帮助企业更好的迈入云原生时代。